<noframes id="9zt1n">
<address id="9zt1n"></address>

        <noframes id="9zt1n">
        <form id="9zt1n"><th id="9zt1n"><th id="9zt1n"></th></th></form>
        <form id="9zt1n"></form>
        <form id="9zt1n"></form>

        <form id="9zt1n"></form>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期貨 > 正文

        大宗商品價格回落 弱勢格局短期難改

        2022-09-29 0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9月27日美元指數收報114.16,達20年來高位水平。面對強勢美元,6月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呈回落態勢,9月以來跌勢顯著。商品貨幣今年以來亦顯著走弱。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多重因素利多美元,在美元維持強勢的預期下,短期大宗商品及商品貨幣弱勢行情或延續,但長期看,當前的下跌或為投資者帶來低成本買入機會。

            大宗商品競“折腰”

            今年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的持續推進,美元融資成本提升,以美元為主計價的原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顯著承壓。

            大宗商品價格9月以來加速回落。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收盤,代表國際商品價格走勢的CRB商品指數9月以來累計下跌8.42%。從龍頭品種表現看,截至9月27日,國際原油、黃金、銅期貨價格自6月中旬高點以來分別累計下跌約37%、13%、26%。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一方面是來自強勢美元的壓力,美元指數年初至今漲逾18%,國際商品價格普遍承壓;另一方面是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增速不斷回落,在各國央行強勢加息助推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與日俱增,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弱。”東證期貨外匯/貴金屬資深分析師徐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美爾雅期貨首席經濟學家原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能源類大宗商品風險溢價逐步回歸理性,這進一步帶動了CRB商品指數下行。

            在大宗商品紛紛“折腰”之際,美元卻將“多頭氣質”拿捏得死死的。“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上漲受到了多重因素支撐。”方正中期期貨宏觀及貴金屬資深分析師史家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歐洲PMI等經濟數據表現偏弱,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強,能源危機影響下歐洲經濟衰退更早、更深,英國數百億英鎊減稅計劃直接利空英鎊,歐元、英鎊弱勢均利多美元指數。

            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進一步拖累商品貨幣。年初以來,加元兌美元、澳元兌美元、紐元兌美元分別貶值約8%、11%、17%。“商品貨幣走弱的背后是主要出口商品價格的回落。例如,截至目前,原油價格從3月份高點累計下跌約30%,鐵礦石價格從4月份高點累計下跌約25%,新西蘭出口的羊肉、乳制品、羊毛等也受全球整體需求的影響,未來需求面臨進一步減弱的風險。”徐穎說。

            或是長期買入良機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元維持強勢的預期下,短期大宗商品及商品貨幣的表現難言樂觀,但長期看,當前或許是未來復蘇預期升溫前買入的好機會。

            “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美歐經濟比較優勢仍然存在,歐洲經濟更早、更深衰退預期拖累歐元,地緣局勢依然緊張,預計美元指數強勢行情將會延續。美股與大宗商品將維持弱勢行情,短期反彈不改整體弱勢格局。”史家亮說。

            “在美聯儲政策明顯轉向前,大宗商品價格依舊承壓,商品貨幣難言上漲,需等待美國自身經濟下滑導致市場預期貨幣政策緊縮周期結束,強勢美元對非美貨幣整體壓力減弱后,商品貨幣才會迎來反彈機會。當下適合觀望,盡量減少風險敞口。”徐穎表示,在強勢美元末期,貴金屬板塊會最先觸底回升,相對來說,目前黃金市場的確定性更高。

            原濤認為,短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與加元、澳元和紐元的貶值形成了輪動效應。這個輪動效應的底層基礎在于全球短期需求低迷和美聯儲加息,應該會繼續維持下去。大宗商品短期的下行走勢或帶來低成本買入機會。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人人干人
        <noframes id="9zt1n">
        <address id="9zt1n"></address>

              <noframes id="9zt1n">
              <form id="9zt1n"><th id="9zt1n"><th id="9zt1n"></th></th></form>
              <form id="9zt1n"></form>
              <form id="9zt1n"></form>

              <form id="9zt1n"></form>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