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黃翔
經歷5年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山東經濟發展的新勢能逐步顯現。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承擔了穩經濟挑大梁的重任,其發展后勁仍然強勁。
今年上半年,山東經濟表現亮眼,GDP總量達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超過全國增速1.1個百分點。
近年來,山東資本市場加速發展,為區域經濟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山東上市公司深度嵌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戰略,發展的向“新”力十足,不斷增強山東經濟的韌性。
工業“硬實力”穩固基本盤
今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山東受到較為嚴峻的疫情沖擊,經濟短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受到影響。即便如此,山東依然能夠穩住工業“壓艙石”,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山東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197個工業中類和526個工業小類,是全國重要的化工、建材、醫藥、裝備制造生產基地,其中約有40%的企業位于產業鏈中上游,是生產基礎性原材料的企業。上半年,山東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3.2%。
山東的“穩”,來自于厚積薄發。上半年,面對疫情、國際環境等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山東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破除經濟循環中的堵點卡點,制定“一市一策”,助企紓困,實施組合式減稅降費,清單化推進“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山東經濟發展動力越來越強,經濟發展質量越來越高。
在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山東上市公司也表現出了強大韌性,交出“千億級”中期成績單。
據統計,上半年,山東277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35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053.86億元。其中,235家實現盈利,占比85%。目前山東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84家,板塊市值達到3.54萬億元。
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山東國資國企綜合實力大幅躍升,走出了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國企改革之路。據山東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49戶,發行股票56只,十年凈增上市公司27戶,上市公司戶數增長122.73%,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占省屬企業的53.43%。十年來,實現首發上市融資214.13億元,上市公司再融資626.37億元,省屬企業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731.70億元,上市公司并購集團外資產1015.10億元。
資本市場向“新”力強
今年以來,山東新晉“上市軍團”展現出強勁爆發力。這些資本市場“新生”,多為行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具備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屬性,代表了山東經濟發展的未來。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上市的15家公司主要分布在交運設備、基礎化工、機械設備、醫藥設備、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電子行業,大部分為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包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科創成色凸顯。
近年來,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市公司也表現出了較強的向“新”力。山東省重點打造的“十強產業”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眾多山東上市公司也已深度嵌入其中,以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實現產業迭代升級。
在山東上市公司總市值排行前十的行業中,基礎化工、生物醫藥、交運設備位列前三。傳統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強勁、新興企業快速崛起,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成績所在。
山東省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5%,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10.7個百分點;“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4.9%,高于整體7.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3.4%,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山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超過2萬家,同比增長43.7%,比一季度增加近1.4萬家。“十強產業”正在不斷增強山東經濟的韌性。
新動能增強發展優勢
“上半年GDP的強勢反彈,一方面是因為山東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擺脫了疫情,經濟重回發展正軌。另一方面,這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多年改革效應釋放的結果。”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表示。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之年,推動工業經濟向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前進,是山東的必選之項、關鍵之舉。
2018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出爐,為山東定下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根據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總體規劃,新舊動能轉換要“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2022年正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年份,目前確定的主要指標基本完成,119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地,綜合試驗區建設成效凸顯。
在劉德軍看來,山東身處宏觀經濟大周期的同時,還自帶一個獨有的經濟改革周期,也就是這場新舊動能轉換。
從2018年起,山東淘汰舊動能,為新動能騰出發展空間。截至2021年,山東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實際壓減煤炭消費量1億多噸,壓減鋼鐵產能占全國1/10,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關閉化工企業1500多家。
淘汰舊動能的同時,山東根據自身優勢、發展方向開始樹立起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等“十強產業集群”,推動“四新”經濟發展,探索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2020年山東逐漸走出陣痛期,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來看,統計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原因,2020年與2021年山東兩年平均值為7.3%,全國為6.1%。今年上半年,山東的這一指標為4.8%,高出全國1.4個百分點。
山東省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再培育38個“雁陣形”產業集群、63家領軍企業,爭創3個到4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制定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創建國家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區。新開通5G基站2.7萬個,新培育省級互聯網平臺50個以上。山東持續向著新舊動能轉換的戰略方向大踏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