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靳衛星
A股生物醫藥行業高管又出現了頻繁變動。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9月29日,A股生物醫藥行業已有229位高管離職,涉及57家企業。其中不乏跨國藥企的大中華區高管、傳統藥企的管理層,以及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帶頭人、創始人等。
事實上,近兩年,生物醫藥行業高管變動均表現得較為頻繁。比如,2021年同期,涉及有53家企業,離職高管總人數為250人,2020年同期則涉及53家企業,離職高管人數為259人。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畢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管的離職與醫藥行業當前面臨的巨大壓力有關。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行業的監管不斷加強,帶量采購等政策持續推進,部分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發展戰略也受到了影響,不得不加速創新轉型。
“生物醫藥行業高管離職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很多企業高管的經營能力和知識結構已不適應新的市場競爭。比如在‘集采’下,院內市場已經不可能再做起來了,藥企要轉變思路做院外市場。而院外市場很多是小而散亂的,要靠人力去推,如果做院內市場做習慣了,就很難適應。這種情況下就很難完成企業下達的指標任務。”鼎臣咨詢創始人史立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二個原因是創新藥發展難度大,部分藥企喪失了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多企業不做研發或者研發能力較弱,高管看不到希望會主動離職。
從同花順iFinD數據來看,截至9月29日,年內共有57家生物醫藥企業涉及高管離職。其中離職人數超過10人的企業有7家,離職人數在5人-10人的企業有10家。從行業分類來看,57家企業中,主營化學制劑的有15家,主營中藥的有10家。從公司公布的離職原因來看,主要以個人原因為主,其次是因工作安排、工作調動。
“醫藥行業高管的離職,一部分是出于個人職業發展的考量,更多則反映出行業政策環境變動和企業內部架構調整對高管的影響,反映了我國醫藥行業轉型升級、變革創新和人才加速流動的時代趨勢。”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向記者表示。
畢然認為,“在現有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人才標準正在全面調整,也要求企業必須搭建新的人才體系。在這種局面下,藥企的管理層也不得不主動淘汰一些人,同時引進具備專業能力,且與企業現階段發展相匹配的人才。”
“國內的醫藥環境已經穩定太久了,很多藥企靠一個產品就能賣好幾十年,缺乏創新動力,長期的穩定反而成為醫藥創新的障礙,因此中國的醫藥環境需要做出改變。”史立臣向記者補充道,“這釋放的信號是,中國的整個醫藥行業已處于轉型期,上到企業高管,下到普通員工,已經不能依靠慣性的經營模式去經營了,需要新的經營思維、管理模式、商業模式、銷售模式、創新研發能力。”
(編輯 白寶玉)